正文 我们医院都穿了 — 第164节

正文 我们医院都穿了 — 第164节

这时,王强接到电话后,大声告诉东宫冼马:“快,飞来医馆派救护车下山了。”

东宫冼马一听,连抽了三鞭子,大喊一声:“驾!”

白奉御也听到了,赶紧告诉皇后:“殿下,请再坚持一会儿,大医仙派救护车来接您了。”

皇后极轻地点了一下头:“有劳大医仙了。”

马车奔驰在城外的官道上,扬起极重的飞尘。

第154章 争分夺秒

马车出城以后, 路面远没有朱雀大街那样用油与土砂夯筑的平缓,因为急着赶路,东宫冼马使出了毕生的赶马绝技, 车轿颠得厉害。

车轿内虽然垫了厚厚的褥子, 缓震作用也不大, 太子把皇后抱在怀里,也没能减轻震动。

白奉御发现每颠一下,皇后脸上隐忍的痛苦就多上两分,出城到现在疼得快晕过去, 急忙一拍车轿内壁:“东宫冼马!慢一些,殿下被颠得更疼了。”

太子一直握着皇后的手,这种时刻,发现自己怎么都无法减轻她的痛苦, 额头的汗珠与她一样多。

“不碍……”皇后的眉毛眼睫上都凝了汗珠,嘴唇干裂发白, 嗓音低若蚊呐,“太子,不要跟着……你快回去……”

“走啊!”皇后用力抽回手,忽然的大声后, 似乎疼得更厉害。

白奉御这才开口:“太子殿下,您回吧,救护车会来接皇后殿下, 您回吧。”

“走……”皇后注视着太子的眼神,连焦距都对不上似的,“快走。”

太子咬紧牙关:“阿娘, 儿看到救护车就走。”

皇后实在没力气继续起争执,努力对抗着越来越剧烈的腹痛, 以及频频想吐的冲动。

东宫冼马驾车技艺极好,可惜马车颠得太厉害。

白奉御快急死了:“殿下,奴知道您能忍,但不能再忍下去啦。”

马车速度明显慢了下来,东宫冼马候在轿门外面:“白奉御,大医仙嘱咐的要尽快上山。”

“可是……”白奉御左右为难,皇后一直很能忍,耻骨联合分离那样的疼,她一忍就是三十年,不是因为她不怕疼,只因皇后二字的背负。

眼下,皇后出门前刚换的衣服又被汗水浸透了,再这样下去,只怕等不到救护车来,皇后就……

太子拿着帕子给皇后拭汗,没多久就湿透了一块帕子。

东宫冼马实在想不出两全其美的法子,只能问白奉御:“有没有止疼的法子?”

白奉御摇头:“在宫内已经施过止疼的针,收效甚微。”

东宫冼马一咬牙:“那就让婢女们抱托住殿下。”说完,又扭头继续驾车。

禁军在马车前开路,阻拦路边行人,偏偏这几日农耕繁忙,路上不是有牛就是有马,不然就是满地乱跑的孩童。

如果是平日,早就一下子全都轰走,偏偏润和帝与太子有令在先,阻扰农耕者杖责五。

没办法,禁军们再一分为二,下马清路的,替马车开路的,就这样滚动着向前,马车速度慢了不少。

禁军急,东宫冼马急,白奉御更急……可偏偏快不起来。

王强坐在后面的马车上,怎么都感觉不对劲,跳下马车想询问情况,幸好曾经是译语人的女官莲生守着皇后。

打听清楚以后,王强又打电话给刘秋江:“刘主任,出城的路非常颠,皇后受不了,即使被人搂抱着都不行,怎么办?”

刘主任停顿片刻才回答:“我刚问了,救护车已经下山,实在不行,只要负责清路,不让沿途的动物和人受到惊吓就行。”还是小心为上。

王强立刻告诉莲生,莲生转告东宫冼马。

东宫冼马又重新分派禁军,先派出一支禁军继续清路,然后把其他禁军的马和马车的马都卸了,拴到附近的林子里去,保证救护车沿路通畅。

等救护车的时候,王强的手机也没闲着,被拿进马车里让莲生、白奉御和刘主任三人视频问诊。

二十分钟后,最前面的禁军发出一阵唿哨声。

王强三两下爬上附近的大树上,环顾四周,大声喊道:“准备好,救护车来了!”

一时间,所有人的视线都向下山的路上张望,因为高低起伏的绿树,遮挡视线,他们什么都没看到。

白奉御激动极了,来了,救护车来了!

莲生赶紧告诉皇后:“殿下,大医仙派了铁马车来接您了,禁军前哨已经看到车子了。”

皇后费力地睁开双眼,轻轻点了点头。

在荒地、耕田、旷野以及树木的各种层次的绿色中,在耕农、禁军、百姓等震惊的双眼里,闪着灯的红白蓝三色相间的救护车驶过,最终停在皇后的车轿旁。

太子抱着皇后下马车的瞬间,被庞大的救护车惊呆了,就是这辆“铁马”深夜往返国都城?也是这辆车把国子监三位眼疾老师送上山的?

一时间,太子心头涌起难以言喻的感觉,细究下来,实在幸运。

救护车后方打开,医护们带着推车下来,接住皇后,妥善固定在车上,又推回救护车里。

皇后盯着想上车的太子:“山上有陛下,有诸多医仙们,还有传音器,有什么可担心的?回去!”

救护车后门关上,径直向飞来峰驶去。

王强想了想,还是对太子说:“殿下,如果可以的话,这条路还是修一修……”铺上大青石也好啊,最起码平整。

太子望着救护车后面扬起的灰尘,轻轻点头:“修。”

禁军们已经把马匹从树林里牵出来,路边设置的路障也都撤了,都等着太子的命令。

“回城!”太子闭上眼睛又睁开。

一回到太极殿,太子就下令工部,集合之前修建帝陵的工匠们,由户部拨款,按飞来医馆外面大马路的标准,修建一条贯通桃庄与国都城的平坦路面。

“是,殿下。”户部尚书领命而去。

……

救护车停在急诊大楼前的专用坡道,医护们推着皇后直奔抢救大厅,被站在大厅门外的刘秋江主任截走。

原因很简单,润和帝自从用上了止疼药、吸了氧气、每日身体支持疗法,自我感觉良好,天天晚睡早起,实则用现代医学手段维持的生命都非常脆弱。

刘秋江和郑院长都认为,润和帝见到皇后的样子一定忍不住,这样的重病人着急上火起来什么后果,大家都要掂量掂量。

所以,刘主任直接把皇后送去了门诊,先给了止疼针,然后做各项检查,女官莲生和白奉御两人推着车,在导诊的指引下,在门诊各个楼层穿梭,最后将报告送到普外科门诊。

根据检查报告,刘主任判断是胆石症急性发作,立刻收入普外科病房,开静脉通路,抗炎抗感染治疗,等症状缓解或没有症状时,再做腹腔镜手术。

强力止痛剂发挥作用,皇后从昏昏欲睡的打蔫状态中摆脱,双眼又有了神采,半靠在抬起的床头部分,望着熟悉的各位医仙们,完全没有半点紧张或担忧。

刘主任看到这样的皇后,高悬的心放下一半。

刘主任拿着平板,给皇后解释胆石症急性发作的原理,又询问了在国都城这段时间的饮食起居,勉强找到原因,是劳累过度引发的。

按照出院时的医嘱,皇后要少油清淡饮食,三餐规律,并且保证充足的睡眠。

可皇后回到国都城就一直处于极为忙碌的状态,后宫与前朝有着极为隐秘的联系,前朝官员变动也会影响利益相关的妃子。

而妃子们听说皇后回宫,自然要遵守礼制每日行礼问安,拉着闲话家长,诉说她不在的这段时间,后宫里发生了哪些事情。

皇后是恩威并施的后宫统理,带着随时会断气的“太子”稳居后位三十年,手段眼线自然少不了,而妃子们因为前朝官员的罢黜或升迁,都急着找皇后谈天。

前朝被罢黜的官员,家人是后宫妃子的,依仗就比后宫无人的略强一些。

因为大郢仍是大家族制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远的不说,就前些日子病逝的文阁老,子女们要守孝三年,可是谁曾想三周还没到,子女们已经大吵小吵无数次了。

妃子们如果家中落难,必定是要去求皇后的,无论是刷个好感、还是求人无数,总要提携自家人。家人越多,助力越多;能干的家人越多,家族越兴旺。

求皇后要找各种由头送礼,妃子们坚信只要礼物送得好,马屁拍得好,皇后总会做些什么。

于是,皇后回到永乐宫,还没休息两天,整日被妃子们围得团团转,还要核算后宫四季花销,诸多事情,每日都不闲。

闲聊时,妃子们各自话中有话,皇后也不能免,后宫闲聊本就是劳心费神的事情,这让皇后更加心累,然后累到一定程度,胆石症发作了。

等刘主任拿着平板把原因都解释完,皇后已经完全不疼了,感觉自己这大半日的疼痛像一场虚惊,甚至是场错觉。

皇后不可思议地皱着眉头:“刘医仙,飞来医馆用的神药吗?药到病除这么快?”

刘主任刚才的检查其实也有疑问,皇后疼得那么厉害,但腹部体征不明显,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,“症状与体征”不符。

思来想去,刘主任又加了个肝胆部b超单,因为大郢病人与现代病还有些差异,尤其是上午给殷富做巨大肿瘤切除术,怎么也没想到能看到僵死的寄生虫。

忽然,刘主任脑海里灵光一闪:“皇后殿下,您平日喜欢吃鱼鲙吗?”

莲生向皇后转达。

皇后仔细想了想:“去年宫宴时吃过,但我平日不怎么吃。”

刘主任站起身去开了b超检查的医嘱,让女官莲生陪着皇后,自己径直向麻醉科的重症监护病房走去。

莲生当然不知道刘主任盘算什么,只是看到皇后气色变好,就非常高兴:“殿下,您的脸上总算有了些血色。刘医仙说,等您输完液再去做个检查。”

“好。”皇后的脸上有了笑容。

……

事实上,刘秋江主任截胡皇后的做法,也只能挡一时。

抢救大厅里的润和帝,处于靠在床头躺清闲,什么事都不做的状态下,心电监护仪开始报警。

急诊主任蒋建国听到报警声就冲过来,望着病床上的润和帝:“陛下,您有心事?”

润和帝一脸无辜:“孤吃得好睡得好,无病无灾。”

“陛下,对医护们说实话是最基本的。”

“孤想见皇后,”润和帝特别诚实,“孤担心她。”

蒋建国觉得自己像走在路上的狗,突然被踹了一脚,面上仍然比较恭敬:“陛下,请稍等。”说完,拨通手机。

考虑到今天刘一刀有大手术,可能会守着殷富,所以蒋建国拨打的是普外科监护室办公室的电话:“喂,皇后殿下怎么样了?能不能接个电话?”

很快,蒋建国听到电话里传出的脚步声,把手机放到润和帝手中:“陛下,我知道您觉得看一眼少一眼,特别想见皇后。但您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。”

译语人同声传译。

“嗯?”润和帝刚想反驳,就听到手机里传出的“陛下,奴不疼了,现在挺好的。”

润和帝皱纹纵横的脸庞顿时乐开了花,然后就着手机开始絮叨:“你下山时还好好的,怎么回去一个月不到就腹痛难当?”

“是不是妃子们整日向你问安,还拉着你说三道四,所以你没休息好?”

“陛下,不是。”皇后的声音很温柔,让人听着非常舒服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